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第五十章 (第1/3页)
又是一年春来到, 年过得越来越没意思, 对过年最感兴趣的永远是孩子。 要不是席漠燃在银行办业务, 银行送了春联,他父母家门外头贴的都是去年的。 胡新梅喜欢买年历, 台历挂历不挑,席漠燃想着姜郁考研需要记日子,大年三十儿吃完年饭, 拿红包跟胡新梅换了一本回去。 初一席漠燃的堂妹妹夫带着孩子来拜年,顺便给祖父母上坟。 回程的路上, 席振群问侄姑娘在广东那边混得怎么样。 沿海城市, 经济也挺发达的。 人呢, 来自五湖四海,周边的人都觉得别人的粤语讲得没自己地道,从北方过来的蛮多,从长江下游城市过来的也不少。 他们是那边的水土养大的,不存在欺生的问题。 就是这世道,精明的人太多,没以前的人忠厚,看重个人得失, 有拾金即昧的,有见义不为的, 都挤着一张笑脸, 舌灿莲花, 分不清是好人还是坏人, 是该夸能说会道,还是忌惮口蜜腹剑。 他们也想做点小本买卖,卖地板,搭进去十大几万,跟风炒股,赔光了家底。 这几年去掉吃穿用度,零零总总余下两三万。 生不起病,病了还得找人借钱治,身体健康就是唯一的资本。 混成这样哪成? 都是一家人,贫富差距这么大,说出去叫外人笑话。 席振群扭头跟席漠燃说,别跟陆司南打架了,伤筋动骨不划算,把较劲损失的钱拿来救济救济你妹妹,两全其美。 席漠燃还真跟陆司南掐了大半年。 战况嘛—— 神仙打架小鬼遭殃,弄垮了一堆小公司,在夹缝中求生存的商家叫苦不迭。 一开始他只是想跟陆司南玩玩儿,就像两个男人见面握手各自使劲。 后来蹚了趟浑水,发现这哪里是浑水,简直是宝藏,开服装厂有什么意思,是男人就玩船建机场啊。 正好席振群有门路,有个老友是这方面的技术专家,他让父亲引荐跟老专家见了一面,对方竟然跟他的老领导也是熟人。 这事有戏。 他一腔热血汹涌澎湃,仿佛找到了归宿,更重要的是觉得这能弥补他心愿未偿的遗憾。 之前他不惜血本收购了一个不起眼的小船厂,处处跟陆司南作对,赔得席振群痛心疾首地说他败家。 打商战其实很无聊,合作才能共赢,不说有没有垄断的实力,真搞垄断了还可能违法,所以没多久他就收手了,为把这个船厂做好,挥汗如雨跑断腿,尤其是认识到技术不成熟的残酷现实,相当用心。 厂子虽小,但背后有雄厚的资本支撑,也就上升到了集团层面。 结果船厂刚有点起色,陆司南反击了,险些把他逼入绝境,从今以后他就真的跟陆司南杠上了,卧薪尝胆数月,再次发动进攻。 要是俩公司能拟人,一定是俩人躺地上,抱着对方的脚脖子,大腿压对方身上,死死锁住对方喉咙。 真正的较量不过两次,但蓄势的过程旷日持久,一直耗到了现在。 席漠燃说,该和解的时候自然会和解的,如今他和陆司南谁先撤出都会影响市场,切磋切磋也不是坏事,但扶妹妹一把,完全没问题。 过完十五年味淡了,席漠燃依照席振群的嘱托把堂妹和妹夫都安排进了公司,给他们找了个合适的岗位,户口也办妥了。 等过几年眼界和能力培养起来了再提拔,一年凭工资存点买房的钱不是难事。 起码不会穷到想供孩子读个好一点的小学都要沾九年义务教育的光。 两家人住得近了,他堂妹就经常来家里串门,姜郁还有两个月就要生产了,心情有点躁郁,前期复习数学,需要集中心思,堂妹一敲门就打断了她的思路。 小侄子在上学前班,还没上小学,同班的孩子都在上兴趣班了,学书法、珠心算,还有家长把自家孩子当莫扎特,学各种乐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