抗战大将汉末纵横_第四百三十一章 长安大战启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

   第四百三十一章 长安大战启 (第2/2页)

全掩盖了下来,让董卓没有注意到,抑或是知道了,却不想理会。
  就在张羽率军即将抵达长安的前一天晚上,收到了来自敦煌的飞鸽传书。
  这么多年下来,张羽手下的茶语、聚贤楼(除张羽治下,其余各势力范围都转入了暗中),真正布遍了整个大汉,包括偏远的交州,自不用通往西域的关键——凉州,也是早已在每一座城池布下了人手。
  尤其是敦煌这座城池,自马腾、韩遂到此,张羽更是下令着重关注。
  而马韩之间的突然翻脸,爆发出来的战争,以及前因后果,都传到了张羽手中。
  看完手中不算长,但也不算短的飞鸽传书,张羽陷入了沉思。不知道为何,他没有让人将荀攸,或者陈宫叫来。
  思索半晌,张羽起身将手里的纸张投入到了帐内的火盆之中。就这么看着他一点点化为灰烬,消失在眼前……
  事实上,到了张羽现在的层次,对于马腾、韩遂,并不是多么的看重,当然,这不意味着他就完全不理会,总得防止意外情况。要知道任何时候都有可能阴沟里翻船。
  现在就是这种情况,意外情况。
  对于马腾占据了敦煌,似乎还有意东进的态势,张羽倒是不怎么关注,也不担心,就那点力量,怎么可能是汉军的对手。
  张羽担心的是韩遂,毕竟,安息就要来了。毫无疑问,只要马腾牢牢占据敦煌,韩遂就只能待在西域,那无可避免就会碰上安息的大军。
  张羽不担心韩遂的死活,要是安息杀死了韩遂,他也许不会鼓掌庆祝,但也不会悲伤,只是会觉得心头放下了一块大石。担心的是韩遂会与安息同流合污,成为带路党。
  根据种种得来的消息,当年北宫伯玉叛乱的背后,就有韩遂的影子。最后叛乱虽然被镇压,但韩遂得了很大的好处,掌控了金城郡。
  北宫伯玉是什么人?羌人!汉人是没有北宫这个姓氏的(现在同化后的汉人确实有,但这个姓氏的起源的确是羌人),所以,从某种程度上来说,韩遂是个阴谋家,是个汉奸。
  而张羽来自二战,最恨的不是侵略者,也不是蒋光头这个总想要搞内战的家伙,最恨的是汉奸,汉奸,汉奸!重要的事情,必须说三遍!这种恨,深深的埋藏在张羽的灵魂之中,本以为离了二战,“汉奸”二字也随着上一世的消亡也消散,但他没有想到的是,在这个时候却突然一下子就被引了出来。
  张羽没有叫荀攸和陈宫前来商议,就是这个原因,胸中的杀意几乎凝成实质。让一直作为张羽影子的王越,感到胸口发堵。
  不知何时,张羽已经走到帐外,回想起曾经的,糟糕的记忆,他越发的觉得烦躁,不由地抬头仰望星空,也许是在看星星,也许什么都没有看,只是因为“举头望明月,低头思故乡”,才下意识的这么做。
  入目的不是满天的繁星,只有稀稀拉拉,光亮比萤火虫也大不了多少的“繁星”。
  然而,就是这样,张羽感到胸中的郁结之气一空,整个人好似这无边无际的星空一般,变得浩荡起来,好像什么都不值得一提一般。
  凝视夜空良久,张羽终于有了决定。目光一收,转身踏步入帐。
  王越看着张羽的举动好生疑惑,他也看了星空,但没有半点感觉,除了黑,就只剩下空,什么都没有的空,连带着他的脑子也觉得空空如也。
  不过,现实却并未让他有多想的时间。
  “安睿,进来。”
  王越赶紧收束心神,迈步来到帐中:“陛下!”
  张羽微微颔首,拿出一张已经裹成纸筒,又将其塞到小竹筒里边,道:“立即传到西域天狼营手里。”
  “西域?天狼营?”
  王越一愣,但立马又恢复了,道:“是,陛下!”
  双手接过小竹筒,王越立马退了出去。
  张羽看着王越离去的身影,不由的暗自琢磨是否能够成功擒杀韩遂。没错,张羽下了决心,要抓捕韩遂,不能抓住那就杀死,总之不能让他成为带路党,为汉安大战带来变数。
  要知道有一个熟悉大汉的人相助,对于安息来说,不啻于平添三成战力。
  半晌,王越回到帐中,见张羽在出神,不由的又是一愣。随即恭声道:“启禀陛下,消息已经送出去了。”
  张羽听到声音,终于回神,看了眼王越,点点头,道:“嗯,知道了。”停顿了一下,才又道:“现在没事了,去休息吧!”
  王越道:“是,陛下。”
  张羽点点头,不再理会王越,起身步入后帐。
  次日,天明,大军缓缓动了起来,向长安压去。
  不止是他,关羽、颜良一路,也从南边向北进发,压向长安南门。
  高顺亦率军压向长安北门。
  凝聚了数天的战争阴云,终于完全汇聚到了长安上空,一场大战,无可避免的就要爆发……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