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第三百七十八章 魏延投孙,曹操入蜀(下) (第1/2页)
大抵是觉得魏延所言有理,毕竟白天魏延与孙策之间的大战,可是亲眼所见。 穿上盔甲,魏延拿刀出了死牢所在,来到街道上,不多不少,正好有一百士兵一动不动的站在街道上。 魏延好像早有所知一般,说了句“跟我来”,就转身往前走去。 原本静立在街道上的一百士兵动了,紧紧跟在魏延身后。 这些人不是别的,乃是魏延一手训练出来的亲信,总共有一千五百人。其中三百堪称精锐,剩下的一千二虽然比不上三百精锐,但是也不是太差,放到刘表手下进行对比,也算是精锐了。而跟着魏延的,就是那三百精锐中的一百人,而且还是排在最前边的一百人,实力强大,也是之前那人没有再继续和魏延争辩的原因之一。 而他们有一个名头,叫做武卒,义阳武卒。据传出自春秋战国时期的魏武卒,其中真假就不是外人所能知晓的了。 魏延本身实力强大,虽然白天和孙策对战,精疲力竭,但经过一个下午和半个晚上的休息,已经恢复过来。再加上有一百精锐武卒相助,又还是突然袭击,根本就没有损失半个人,仅仅只有十几个武卒受了点轻伤,魏延就已经将县守擒获,五花大绑捆了起来。 然后没有多久,孙策就带领江东军,进了蒲圻,不说魏延在蒲圻作为县尉有多少人是真心支持,就是那一千多精锐也足以打开一个小小的县城城门。随后,孙策又在武卒的带领下来到了县守府,当然了不是孤身一人,还有不少手下的士兵,更有军中大将凌操随行。 “哈哈哈!文长怎么突然就想起找我了?” 刚一见面,孙策就笑着问出了自己心中的疑惑。 魏延奇怪了看了一眼孙策,说道:“怎么?我派去的人没有跟你说吗?” 孙策摇头道:“说到是有说,只是听起来有些不可思议!”见魏延面上没有变化,惊讶道:“难不成是真的?” 魏延没好气的说道:“难不成你还以为是假的么?我犯得着耍你么?” “大胆!” 孙策身旁的凌操一声大喝,死死的盯着魏延,手里握着红缨长枪,随时准备出手。 孙策微皱眉头,说道:“坤桃,退下!”(资料上说凌操字坤桃,看起来有些不可思议,但灵羽有取名困难症,就讲究用吧!) 然后又转头对魏延说道:“还请文长见谅才是,坤桃无心冒犯与你。” 魏延豪气的摆手道:“无妨,也是我言语无状,不然也不会招此误会。”话音一转,又道:“吴王能有如此忠心的手下,当真是可喜可贺啊!” 孙策听得魏延不再是以你我相称,而是以吴王称之,令他一时没弄明白魏延是何想法,是否嘴上原谅了,心里却还在怪罪,于是说道:“文长怎地如此生分了,你我虽然才相见不过三两次,但也算得上知交好友了吧!难道白天说的不算?” “当然算了!”魏延毫不迟疑的说道。 又想起一事,问道:“白天吴王说算半个知己,这是为什么?” “哈哈!”孙策笑道,“没想到文长还在为此事耿耿于怀,真是奇怪,此非大丈夫所为啊!” “咳咳~” 见魏延面色变得尴尬,孙策赶紧咳嗽两声,说道:“之前你我二人份属敌对,自然就是半个了,现在嘛~” “一个,我又多了一个知交好友。” 凌操看着魏延,眼里充满了羡慕。因为据他所知,在这之前唯有孙策的结义兄弟周瑜算得上是孙策的知己,而现在多了一个魏延,令他如何不羡慕! 魏延闻言笑了,起身拜道:“魏延拜见主公,愿为主公冲锋陷阵,执马坠镫!” 孙策笑了,上前扶起魏延:“好好好,有文长相助,当真是如虎添翼,当浮一大白啊!” 凌操听得这话,很有眼力劲的离开了:“主公,我去找酒。” 孙策也不在意,拉着魏延说道:“文长,虽然现在你我有上下之别,但是你我更是知己,所以我你希望你叫我伯符,不要叫我吴王,显得太过生分。” 不管是为了收买人心刻意这样说,还是真心实意,魏延都觉得十分感动,再拜道:“不可,主公就是主公,岂可如此称呼,不可,不可!” 孙策大感无赖,难道好不容易多了一个知己,就要失去么?于是劝道:“你我相交,贵在知心,要是就因为你我现在的身份不同,而产生隔阂,失去好不容易找到的知己,岂不是太过闹心?更觉得伤心?” 一番争论之后,在凌操返回之前,最后二人约定在有其他人在的时候,称主公,私下里则叫伯符。 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