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第一百四十四章 十二生肖旗 (第2/2页)
的城墙垛,完全一样的城墙,穿着完全一样甲胄的我方军士,城如果太大,在城下旁观容易看到求援的赤面旗,到了城上,就可能找不到了。 还有一种情况,好几个地方一起挥动赤面旗求援,然后派了好几队支援队上城,很可能发出这样尴尬的事——支援队都把遇到的第一面赤旗当成了需要支援的地方,这好了,一个地方挤了数支援兵,人都下不了脚了,而其他需要支援的点,援兵迟迟未来。 这等于,没有支援。 一面赤旗,是不够的。 旗子也应该特殊设计,使在城下可以轻松看到,攻城队到了城上,也能隔着看到求援的赤旗。 而且,旗子要能区分所属的不同守城区域,不能出现支援队支援错了的情况。 可以按编号——东城一区,东城二区,东城三区,把这些数字写在旗面上,以便支援队对点支援。 再说在旗面上写字,用墨水写无妨,但万一下大雨了,墨迹被冲没了咋办。 所以,旗子应该事先用线纹出字样的,可以防止雨淋。 好了,车轮得准备,三二十面赤旗占不了太多空间,也可以准备。 还有,若是大雨滂沱,旗子会被雨淋的展不开。 可以用硬旗,即用细木条把旗面撑住,如同纱窗一样,这样雨再淋,赤旗依然是舒展的。 这样的硬旗,很像古装剧中,官员上街,前边净街的衙役手里拿着的【肃静】,【回避】的牌子。 这样风雨无阻,支援都可及时赶到。 李孟羲本不会守城,可现在嘛,他觉得自己会了一点了。 城上传递信息的手段有了,快速支援的手段也有了。 对于赤旗上的数字,李孟羲还有别的想法。 当年国产某军舰下水,网友们都在讨论军舰会是什么名字。 李孟羲奇怪,为什么不按数字来编号军舰呢?数字是最简洁的吧,尤其是军队这种追求效率的地方。 当时就有人科普了,数字的确最效率,但人不是机器,记忆数字很容易出错。 简单来说电话号码,区区几个数字就能记错。 相比数字,文字图形等象形信息,大脑容易记忆。 如果军舰全用数字起名,假设战况激烈,一会儿这个数字的舰漏水了,一会儿这个舰起火了。 那在指挥部,负责收集信息的人员,很容易把数字给记混。 因为单纯的数字符号只有九个,数字编号同质化太强,记忆天生容易混乱。 用更通俗的例子来描述吧。 编号728舰需要支援, 编号429舰漏水。 编号640舰起火。 编号792舰需要返航。 你看,这四个舰的编号,共有四对重复数字。 这个重复概率,换成中文,等于—— 孙行者舰需要支援, 者行孙舰漏水, 行者孙舰起火, 行孙者舰需要返航。 那么好,前方战事激烈,一遍汇报过后,只听了一遍,请直接告诉我,到底是哪个舰起火,哪个舰漏水呢? 很容易记混是吧。 所以,数字虽然简洁,但仅有九个数字重复太多的,反而不利于记忆。 几十艘军舰的编队已经够大了,用几十个非数字名字命名,不容易出错。 守城战也是这样。 更别说好多士兵还都有口音。 城头打的很激烈,突然城头挥赤旗了,千夫长赶忙派手下的一个百夫长,“快,去支援第四旗!” 百夫长连忙带人到城头去了。 然后累死累活爬到城上,哎我去?千夫长说的是第十旗呢,还是第四旗呢。 好了,军情耽误了,支援不及时,我军凉了。 这种玩笑一般的情况会有吗? 必然会有。 数字旗不行。 天干地支呢?不行,李孟羲不懂天干地支。 “那就,十二生肖旗,东西南北,四十八面旗,够了。”李孟羲长舒一口气,万全之法有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