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第一百三十四章 人力未用 (第1/2页)
等李孟羲走远,孤身一人的刘备并不着急去吃饭,他下城,站在城前吊桥之上,眉头微皱,抬头上望,认真回忆一整个上午操练,所得攻城战法为何。 一,攻城可攻城角。 二,军中盾牌单薄,难挡劲弩,可造重盾。 三,攻城梯可上嵌钩角。 四,攻城椎需上有坚顶,可挡擂石。 认真细想了所有细节,刘备确定自己没有遗漏下什么,他再次登城,又想守城战法。 仅练兵半日,所得守城战法有—— 其一:城角易破,可遣精兵、重兵守之。 其二:若知敌城详实,应避开楼梯处。 其三:弓手射击之法,应交替射击,有序而无错乱。 其四:为弩手递射之法。 其五:使弓弩间错,以应突变。 其六:为守城之士轮换之制。 其七:由轮换之制,推及全军,强军必有严令律之。 其八:为叉杆克制攻城梯之法。 其九:备叉杆等一应军械,以备不虞。 其十:士兵体力如何,不知究竟,此兵争关键也。 其十一:详知城池敌楼是何作用。 刘备于城头沉思,直到张飞登城,叫了刘备好几声,刘备都没回过神来。 啪的一声,张飞一巴掌拍在刘备背上,把刘备拍的顿时惊醒。 “大哥,在想何事,竟如此入神?”张飞大笑。 刘备愕然,不知张飞竟何时来了。 自知入神而不觉外物,刘备突然就理解了李孟羲,刘备不由摇头笑了。 “走,三弟,下城!”刘备大气的拍着张飞肩膀,招呼张飞一起回营。 刘备举手投足之间,多了一点不一样的气质。 有十分本事,才能有三分从容。 不知兵的刘备,难能有像关羽能统帅三军的气势。 而今刘玄德夜习兵书,白日演阵,半日之间,得精要战法十余则,这便是来自乡野织席贩履的刘备,开始变得有底气,这一分底气的由来。 无知者,或可无畏,唯知者,方可从容。 刘备对李孟羲的敬服与日俱增。 李孟羲现在是刘备义军仅有的谋士,或可拿后来的诸葛孔明来做比较。 刘备敬服李孟羲,比演义中队诸葛孔明的敬服更甚。 诸葛孔明上知天文,下知地理,神仙一般的人物,而李孟羲上不知天时,下不知地理,为何刘备还更敬服于他? 可以这样分析。 诸葛孔明经天纬地之才,诸葛之于刘备,如同诺贝尔奖获得者之于普通人,虽然知道普通直到诺贝尔奖获得者很厉害,但不知究竟厉害在哪里。 刘备看卧龙孔明,也正是如此。 李孟羲,即不知天文,也不知地理,兵书未读,阵略不通,虽如此,他学习能力强大,才智非凡。 李孟羲之于刘备,类似工程师之于普通人,工程师摸摸转转,就把一个机器哪坏了三两句给说出来搞定了,这是很直观的厉害。 刘备知诸葛孔明之才经天纬地,却不知究竟厉害在处。 而李孟羲,刘备清清楚楚的知道李孟羲到底厉害在哪。 刘备吃饭也心不在蔫的,眉头微皱,像有心事。 张飞见状,问刘备怎么了。 “在想练兵之事。”刘备摇头,示意自己无事。 张飞再问,刘备就细说练兵细节,以及攻城守城的战法,张飞一脸不耐。 “要俺说,何是精兵?精兵是杀出来的,死人堆里爬一遭,不是精兵也成精兵了。大哥为练兵拖延大军行程,不该!”张飞还对耽搁行军之事心有芥蒂,虽未明指李孟羲,但言语中尽是对李孟羲的不满。 张飞说精兵是杀出来的,刘备细思觉得有道理,无从反驳。 或许李孟羲有办法反驳张飞。 心里压下此事,刘备训到,“吃饭就好好吃饭,还占不住你的嘴。” 与刘备心不在蔫的吃饭状态不同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