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在三国教书那些年_第一百一十章 临阵磨枪(七)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

   第一百一十章 临阵磨枪(七) (第2/2页)

有人有什么点子,让举梯更快吗?”
  李孟羲目光由右扫到左,“既然没人,那我说两点吧。”
  “一,咱的攻城梯上有盾,举梯前,先把盾撇下来,切记不要被砸到。
  二,城高两丈,举着梯子靠不上去,得先把梯子竖起,然后靠上去。”
  “听懂了吗?”
  乡勇们稀稀落落的说懂了。
  李孟羲点了点头,“把盾捡起放梯子上,二十步外,再练!”
  今夜李孟羲多次发号施令,嗓子有点哑了,但发号施令也越来越熟练了。
  攻城梯攻城第二阶段之靠梯,演练第二轮。
  乡勇们喊杀着冲过来,然后哗啦一声卸盾,然后再把梯子竖起来。
  只有两个战术动作,应该很简单。
  “停!”李孟羲叫停。
  他皱眉问,“你们卸盾,如何卸的?”
  乡勇们乱七八糟的回答。
  有人说直接把梯子竖起来,盾自己就掉了。
  我的天,盾虽不太重,但也有一定分量,从上下掉下来的重盾砸脑袋上,可不是闹着玩的。
  这不行。
  李孟羲走到面前的一队攻城队面前,要他们把梯子抬起。
  然后,李孟羲和刘备两人把地上的盾牌捡起一个个放上去。
  李孟羲够不到,于是他捡盾,抱着一面面盾递给刘备,让刘备去放。
  放完。
  李孟羲和刘备讨论着,如何一下把盾卸完,又不砸到人,又不耽误时间。
  刘备沉吟,摸了摸下巴上的短须,“这样如何?一边抬梯的人松手,另一边不动,梯子一斜,盾就滑下来了。”
  这方法很不错。
  一秒之内,可以完成。
  李孟羲决定试试。
  “你们听见了吧?一边人松手,一边人不松。好,听我令——卸盾!”李孟羲用略哑的声音一声令下。
  盾是哗啦一声卸下来了,可是梯子也啪的一声砸在了地上。
  原来,没有商量好,两边的人都松手了。
  李孟羲挠了挠头,他打了个哈欠。
  “这样,咱定好,站左手的人松手,右边的不松。听清了吗?”
  “听清了。”乡勇们回复。
  李孟羲和刘备一个捡一个放,再帮着把盾放在了梯子上。
  准备工作做完。
  “听我令——卸盾!”
  哗啦一声,盾完美的卸了下来。
  一个乡勇收脚不及,被沉重的包铁盾盾楞砸到了脚背,疼的他吆了一声。
  看来战术动作还是不完美。
  李孟羲思索了下,决定再改。
  “咱卸盾的时候,左边的人,脚往左撤半步,以防砸脚,听明白没?”
  又改进,再试。
  “卸盾!”李孟羲一声令下。
  左侧乡勇松手撤脚,哗啦一声,一大片盾从梯子上滑了下来,完美。
  “噫,孟羲你看这样,让右侧的松手,左侧的手不动,如何?”刘备又有想法。
  李孟羲疑惑,“为何?”
  “右手力大,持梯更稳。”刘备回到。
  “奥~”李孟羲奥了一声,后知后觉的听明白了。
  可不是嘛,站在左侧的人,是右手持梯的。
  所以让右侧的人松手,左侧的人持梯卸盾,减少了力量不足让梯子掉地上的可能。
  要是攻城的时候,梯子掉了,捡梯子得耽误好几秒时间,每一秒都是人命。
  有好的战术动作,那就再该。
  交待清,是右侧的人松手,左侧的人不松。
  “卸盾!”李孟羲令下。
  哗啦~
  卸盾这一小动作,终于完美。
  把经验推而广之,李孟羲和刘备分别把动作要领给每一攻城队之后。
  看攻城队们把盾放好,准备完成。
  李孟羲左右看看,没什么问题了。
  “卸盾!”李孟羲下令。
  哗啦~
  “再来,再快。每队找个正负队副出来,明日攻城,队正下令。”
  把指挥权教给了乡勇中的伍长什长这些低级军官之后,让他们自己操练。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